2025 Power Battery Recycling,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Industry Exhibition
2025-07.29
上海国家会展中心[虹桥]
一、专用储存的必要性 退役动力电池的储存是回收链条中的高危环节,需满足三重核心需求: 安全防护:防止热失控(热扩散速度可达3m/s)、电解液泄漏(六氟磷酸锂水解生成HF) 环保合规:控制VOCs排放(电解液挥发产生苯系物)、重金属污染(钴、镍迁移率>30%) 价值保全:维持电池剩余容量>80%(梯次利用要求)、避免金属氧化损失(储存不当导致锂损失率>15%) 行业现状: 国内专业储存仓库覆盖率仅38%,非正规露天堆放占比超60% 2023年因储存不当引发的火灾事故达87起,直接经济损失超2.3亿元
萃取技术是动力电池金属回收的“精密分离器”,其创新直接决定资源回收率和经济效益。未来发展方向将聚焦绿色溶剂替代(如生物基萃取剂)、智能化工艺控制(AI优化萃取参数)以及闭环循环体系(萃取剂再生+废水零排放),推动电池回收行业向高效低碳迈进。
新能源汽车发展与动力电池退役潮 近年来,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。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,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950万辆,市场渗透率超35%。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“心脏”,装机量同步攀升,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1.5TWh。然而,动力电池的平均寿命仅为5-8年,首批规模化装车的动力电池已进入退役期。国际能源署预测,到2030年全球退役动力电池总量将超过500万吨,形成巨大的“城市矿山”。 这一退役潮带来双重挑战:一方面,退役电池若随意丢弃,可能造成重金属污染和安全隐患;另一方面,电池中蕴含的锂、钴、镍等战略资源亟待回收再利用。目前中国已建成1.5万个回收服务网点,但实际回收率不足30%,正规渠道回收量远低于理论退役量。